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专题 -> 贺兰山网评 -> 贺兰山青评
【贺兰山青评】APP推荐“可能认识的人”的功能值得商榷
2024-04-09 12:24:13   
2024-04-09 12:24:13    来源:宁夏新闻网

  在使用社交APP时,经常会收到“你可能认识的人”这样的推送。部分网友对此表示不满,认为该算法推荐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,纷纷发声:“别再给我推荐‘可能认识的人’了,我真的不需要。”更有网友直言不讳:“你推送的人我认识,但你猜猜我们为什么不是好友?”显然,大家对熟人推荐功能纷纷感到困扰。

166472494_0_final.png

AI生成

  和传统的社交观念不同,现代年轻人由于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,其“社交精力”已经被消磨殆尽,如果还要在网络里“应酬”一下,那也太疲惫了。

  由于多个社交APP都推出了“可能认识的人”这一功能,大家会担心自己发布的内容与周边人价值观不同从而引起不满,也会担心自己的生活照片被熟人偷窥和讨论。

  为了保住自己的社交“净土”,大家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,不主动打探常用社交平台以外的账号,就算看到有推荐“可能认识的人”,也会默默点击“不感兴趣”。

  推荐“可能认识的人”这一用户思维具有边界模糊、依赖度高、情感捆绑等特点,与当代年轻人群体淡薄、极简的轻量化交友观念背道而驰。

  一味将个人的隐私生活毫不掩饰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下,这种强加的关怀与过度的索取使年轻群体陷入大型社恐现场。

  即便同处一个社交圈中,基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及文化程度,人们遵循的隐私规则也不尽相同,对自我披露的尺度把握不一,对“什么信息应该保密 ”的感知也愈来愈紊乱。

  从媒介使用者的角度出发,推荐“可能认识的人”这一用户思维值得商榷。
  APP有没有必要收集如此多的信息?是否做到了合法、正当以及诚信?

 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、网络安全法等,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应当遵循“最小必要原则”。但在社会实践中,何为“最小必要”常常是抽象化、概述化的,没有具体化、场景化的解释,很多时候都是企业在“一厢情愿”,超范围地搜集个人信息并进行算法的精准推荐,这种过度索权的“手”应该被及时地打回去。

  互联网经济时代,包括个人信息在内的数据已经被视为新的“石油”,用户个人信息的“产权”显然不能让企业来划定。从自动续费,到熟人社交,App以“用户思维”“为您方便”为名打造多种功能,成为网友“心累”的来源。

  如果真的“为用户着想”,应该更加尊重用户的个人意愿和选择权,在功能设计之初就平衡好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合理利用的关系。将用户工具化、韭菜化,必然招致嘘声和用户的“用脚投票”。

  (作者:李亦楠 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卓越班)

【编辑】:赵虎
【责任编辑】:赵虎